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FSN

交流会回顾 |华北地区小农怎么应对多变的气候

Updated: Oct 12, 2024


地点:中国河北省邯郸王金庄

背景

2018年11月,农民种子网络在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团队的引荐下来到了王金庄,被这里的“藏种于民、藏粮于地、存粮于仓、节粮于口”的传统生存智慧吸引,感叹王金庄的生存之道之韧性。2019年,在乐施会支持下,农民种子网络协助本地自组织——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以下简称:梯田协会)开展了农家种就地活态保护利用工作,支持村民建立农民种子银行,开展谷子、玉米、豆类改良选育试验,组织“从种子到餐桌”本地品种与美食品鉴会,通过保障品种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


2023年,在乐施会支持下,在农民种子网络的协助下,梯田协会开展了“应对气候灾害挑战,改善河北王金庄社区生活,促进乡村振兴”项目,通过社区气候韧性评估和培训、梯田灌溉设施改善、农家肥制作推广、气候适应性品种培育等一系列社区气候应对行动,增强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经过多年的社区工作,王金庄积累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线经验。2024年5月13日—15日,邀请了华北地区的社区代表、科研单位、政府官员、社会组织和企业齐聚王金庄,共同交流社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


河北王金庄





初见王金庄


2019年,农民种子网络团队来到了河北邯郸位于南太行东麓这个深山中的村落王金庄,与众多北方农村不同,这里的村民世代依山而居,老一辈人大多一辈子没有走出过这个山沟沟,“愚公移山”的典故相传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所见之处都是人工凿石垒的梯田




很多人初来这里的感受都颇为震撼,连绵的山坡上是望不到边际的整齐梯田。更为震撼的是,这些梯田建造、延续了超过700年的历史。有人说太行山不同历史阶段积累的地层岩石像是一块大蛋糕,顶端薄薄的土层注定了这里不是农耕文明的沃土。然而,这里世代居住的人们发扬着愚公的精神,改造并适应了这一方水土。


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口号刻在石头上



“地种百样不靠天,田种百处不靠地。”是王金庄村民对他们耕作规律的总结。王金庄的平均年降水量接近北京,约500毫米,但降水时间高度集中,造成干旱与洪涝灾害在同一年内频发。多样和分散种植就是应对这样气候的智慧总结。耐旱的谷物和豆类是这里的主要作物,仅仅是小米和豆子,就有多达几十个品种。不同海拔与山坡的阴、阳面分散种植,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使极端天气频发也不会颗粒无收。


在农民种子网络的协助下,村民收集了超过170个本地常年留种的作物品种,并建立了社区种子银行。在种子银行,村民可以免费借到他们需要的种子,秋天收获的时候再如数归还,这样不仅达到了活态保护的目的,同时也起到了展示和教育的作用。村民自发成为讲解员,如数家珍地把这些种子背后的故事介绍给来到王金庄的客人。


把种子故事介绍给客人



存粮于仓,节粮于口。是王金庄人另一个面对极端气候的应对法则。虽然地处农村,王金庄却像北上广一样寸土寸金,石头房子和石板街坐落在两座大山之间的洼地,建造房子的空间有限,每家每户都是两层的石头房子,梯田则在更高的山坡处。每家的二层都是粮仓,大家会尽可能多地保存粮食。村民说,“我们这里的条件太艰苦了,不多存粮食是不行的。”在这里,延续了几百年的旱地梯田系统都是根据节气播种,有雨则种,无雨则等,不额外灌溉。每年从谷雨节气开始,大家就盼着下雨,雨来了才能播种,否则种子发不出芽。如果到了小暑节气还不下雨,就错过了最后的播种机会,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但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在王金庄浪费粮食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粮仓里至少储存两年的粮食



不仅仅是食物,任何资源在这里都被珍视。王金庄的梯田以石堰垒筑,为了尽可能多地留出土地用于作物种植,梯田修了一种特别的台阶,像积木一样把长条状的石头一半垒进石堰,一半悬在半空用作台阶,大大地节省了空间,把土地更多的用于耕种。水资源在这里更是弥足珍贵,水窖是这里人们收集、净化、利用雨水的应用智慧。在梯田周边分布着上百口水窖,每口水窖的入水口和取水口分开设置,入水口地势较低,装有滤水系统,取水口则略高,不用的时候用石板覆盖。梯田与水窖相辅相成,小雨留在土地上,大雨则可以储蓄到水窖中。水窖储水量有限,首先是用于田间劳动时人和驴的生活用水,其次才是在极端干旱的情况下补充灌溉。



梯田边的台阶

水窖



王金庄传统的石头房子依山而建,二层用于粮食储存,避免潮湿;一层是用于日常居住;另一个特色是半地下的毛驴房。山高、地远,耕作、运输和粮食加工都要依赖毛驴,毛驴粪更是改善地力最好的肥料。善良的王金庄人把毛驴当作家庭成员,特别干旱的时候也要保障毛驴的饮水充足,每年的冬至日家家户户都会给毛驴做上一顿面条犒劳它们。


梯田边的石庵子



会议起始


最近几十年,更多地区遭受了越来越频繁的极端气候影响。王金庄这个小小地改善、适应极端气候的村庄给很多社区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种子网络邀请了华北地区,来自河北衡水、内蒙、北京、河南和安徽的农业社区代表,来到王金庄参访、学习、交流农业生产的气候影响和应对方法。


衡水的伙伴与王金庄同属河北一省之内,地貌却截然不同;内蒙古敖汉旗的伙伴则在这里看到了很多相似的作物。北京小而精的蔬菜农场给大家带来了对种植技术极致追求的冲击。安徽的伙伴则带来了从贫困村到生态旅游村转变的工作经验。河南是农业大省,生态农业的探索也不甘落后,他们新型的合伙制经营模式、生态种子的选育种,以及科学的堆肥方法都令每个人耳目一新。



交流会大合照



气候变化的影响


提及近年来的气候影响,每个社区既有对整体气候趋势的感同身受,也有不同地区独特的问题和应对。


内蒙古敖汉旗的气候和作物种类和王金庄都很相似。对他们来说春季干旱也是最大的挑战,平坦的地势,让内蒙古可以使用机械和人工灌溉,选择耐旱作物也是内蒙古伙伴的应对智慧,他们还会根据每一年的气候特点,分别播种生育期长短不同的作物进行搭配,使用堆肥提升土壤有机质,作物的根系越发达,能够更好的应对干旱,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也可以帮土壤涵养水分。



来自内蒙的伙伴



以前,五谷杂粮等耐寒作物也是衡水地区的传统作物,优势主产区的划分让小麦和玉米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八十年代,该地还有着丰富的地表水资源,而这两个用水大户三十年来的消耗,造成了当地的缺水问题。播种的时候缺水,但是到了夏季,暴雨等恶劣天气频繁,田地积水,导致减产甚至绝收。2023年记忆犹在眼前,小麦灌浆期连续阴雨,导致无法收割,农民日夜冒雨收割仍然抢收不完,收获的麦子发芽,成品率极低。



来自衡水市枣强县马屯镇流常乡东紫龙村的伙伴



大家几乎同时提到大规模单一种植比生态小农更加脆弱,投入的农资和人力更多,遇到灾害时的损失巨大。“我们一方面提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另一方面却鼓励大规模土地流转。适当规模的家庭农场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他们对损失的承受力也更强。”衡水世外桃源农场认为他们这样的一线生态小农的经验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和参考。



来自衡水世外桃源家庭农场分享



水果种植同样面临气候灾害的挑战,2022年10月的连续秋季降雨,晚熟的水果遭受了大规模病害,2023年12月的极端低温,甚至直接造成部分果树冻死。


草莓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不管是安徽常规的大规模草莓农还是北京生态种植草莓的农友,也同时提到了2023年冬天的极端低温。一方面草莓的商品性,让莓农希望提早上市时间,但是事与愿违,极端低温频繁刷新历史新低,很容易造成草莓冻伤,直接导致减产和收获时间推迟。一方面投入加温设施会提高成本,另一方面错过第一轮的高价,造成收入的损失。绝产的风险也不是没有,因为草莓需要蜜蜂授粉,而蜜蜂最低13度才出来采蜜,如果错过花期,这一轮就几乎绝收了。




来自北京溪青农场的伙伴



农药的使用也让传粉昆虫遇到了生存挑战,而没有了传粉昆虫,作物授粉也会直接受到影响。北京和河北的农友都同时提到今年春天在田地里没有见到蜜蜂的影子。


而另一方面,王金庄近十年来出现了很有可能是外来物种的大黄马蜂,它们对其他传粉昆虫造成威胁,葡萄也被它们吃得颗粒不剩,甚至近几年出现人被大黄马蜂叮咬后丧命的事件。大黄马蜂的数量还有上升的趋势。



王金庄村民分享



在安徽,则是蜱虫带来的威胁。以前蜱虫只是在偏远的深山被发现,现在越来越多在村庄和农田被发现,他们对抵抗力低下的老人和孩子的危害尤其严重,这样的情况与气候和农事可能不无关系。




来自安徽马郢计划的农友



王金庄的农友发现近几年的春天,种下的作物刚发芽就会被喜鹊吃掉。而春天是鸟类捕食昆虫的季节,如果昆虫减少,鸟儿只能退而求其次去食用作物幼苗。


大家的应对策略


河北衡水生态农友从事生态农业二十余年,他认为面对灾害,农友需要主动找到应对策略,比如起垄栽培可以在水灾来临时不至于全军覆没。另外,在田地周边种植乔木和灌木,增加土地上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给昆虫和鸟儿创造好的环境,形成良性的天敌系统和循环,也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灾害带来的各种影响。


北京的农友每年都会记录四季的天气变化,他也会主动去判断来年的气候走势,综合天气预报、农事谚语和节气来应对。比如春节旱、气温低,就会选择晚种玉米、适当保留杂草保水;如果8月阴天多,气温低,则需要提前种植草莓苗等等。


面对春旱、夏涝、冬寒,气温的峰值不断创造历史新的纪录等等气候灾害及其带来的各种影响。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的作物,多样种植,套种,错开茬口种植,增加土壤有机质等等都是大家提出来有效策略,如何因地制宜的应用是对每个地区的个体挑战。



被大暴雨摧毁的梯田



王金庄76岁的老人提到,他一辈子在王金庄经历了种种气候灾害,但是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王金庄的人口不减反增。然而近些年更加频繁和极端的气候,加之劳动力的流出,让他感叹不知道王金庄的“地种百样不靠天”还能多大程度地适应。


农业劳动人口的外流是很多农村地区都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在王金庄,种子库的建立也不无挑战,收集到的品种需要提纯复壮,需要更多村民参与,在梯田协会的带领下问题都一一迎难解决了。当然,提升在地生计是留住人口需要思考的问题。梯田边上的石庵子是以前人民下地干活休息,甚至过夜的临时场所,现在大多已经弃用了。如何让这些古老的东西被更好地利用,产生新的功能?如何让这个古老村子的智慧延续,甚至注入新的活力?


王金庄龙王庙的烟火仍然鼎盛,一墙之隔的外边是村民用了5年时间修建的团结水库。这也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梯田协会也在村民中推广更加科学配比的堆肥方法,年轻的本地媳妇激动地跟大家分享她是如何找到和恢复已经消失了几年的白扁豆品种,以及她是如何想到更加省时省力的方法培育一种叫做“小椒子”的本地花椒树品种。




团结水库



后记


这样的交流是一个链接的开始,开启更多对话和思考的可能。就像衡水农友提醒我们所说的,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助推了环境的变化。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更要积极地参与到生态和环境改善的行动中来,支持这些环境友好的生态社区和小农也许就是一个改变的开始。






 


文字:小超

图片:辛志统、秋笔、小超




0 comments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